PC端頂部LOGO

萬科高層權力變局,郁亮“架空”祝九勝

房財經 ·

2022/12/05 21:35

閱讀:

評論: 0

@房財經 程姍

示范生班長萬科又在謀求變革。

這一次它將頂層權利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,在總裁祝九勝身邊又多了個兩個聯席總裁的職位,分別由萬科開發經營本部首席合伙人兼CEO張海、萬物云CEO朱保全擔任。

萬科在12月2日的公告中稱,此次調整是由祝九勝提議,旨在協助他負責萬科開發經營業務板塊,以及經營服務業務的運營管理。

在地產行業,設置聯席總裁的企業不在少數,但在萬科38年的歷史上,卻是首次。至此,萬科正式成為擁有三名總裁級別高管的房企。

萬科認為,這樣的調整屬于既定戰略。張、朱二人自去年9月份以來,已實際履行著聯席總裁的職責,而這次任命,只是在踐行業務一年多后的正式任命而已。

進一步集權

在董事長郁亮眼里,萬科的組織架構仍然是集團放權太多,這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,很容易造成能力分散、操盤不穩的局面。

為此,他曾多次舉過一個例子來進行佐證。“比如在2018年、2019年,當時判斷環京地區市場已經進行比較大幅調整,到底部了,所以買了一個資產包,但隨后市場發生了更劇烈的下降,為此我們不得不計提25億元的減值準備。”

也許是這個事情成了郁亮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,他在過去一兩年內,就不斷強調一個總部高度集權化的萬科。

2021年初,在萬科的內部會議中,郁亮就明確提出一個強合力總部的概念。過去萬科的分散作戰,在市場上行的時候,可以有效提升業績,擴大規模;但當行業進入下行階段,過度的放權則會面臨失控的風險。

而在經歷了2022年的寒冬后,在市場需求端萎靡不振,融資環境不暢的大背景下,萬科管理層收權也就成立必然之選。

2021年6月,萬科地產板塊成立開發經營本部的同時,分為了七大區域,包括北京、東北、華中、南方、上海、西南和西北。開發經營本部,全面統籌領導七大區域。

3個月后,正式確認由張海、朱保全協助總裁統管萬科的兩條業務線,張海負責開發經營業務,朱保全負責經營服務業務。

2021年12月,張海不再兼任上海區域區首,全身心投入開發經營本部的統籌管理。

朱保全同樣在2021年9月開始,密集走訪調研物業之外的經營服務業務,逐步開始統籌相關經營管理工作。

經營服務業務是除開發業務外的轉型業務、不動產運營和服務業務,包括商業、物流、長租公寓、冰雪、海外、梅沙教育、企業服務、食品共8個BU(事業單元),全部由朱保全分管。

而隨著萬物云今年9月29日萬物云上市,成為今年港股市場最大的IPO,朱保全的個人身家,也成為整個萬科系高管中的魁首。

至此,萬科的最高權利架構變成了祝九勝全面統籌萬科的日常工作,重點集中在融資業務方面;張海則全面負責地產業務;朱保全則主抓包括萬物云在內的其他增值性業務。

權利分散的總裁

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調整,主抓組織流程的郁亮似乎把萬科,變成了他想要看到的樣子。

萬科一方面做著中央不斷向地方收權的行為;另一方面將集中后的權利,分向了三個人把控。

而在此之前的萬科內部,其高管多年來一直做著事無巨細的工作。有媒體報道稱,過去的祝九勝每周都要必開三場會,萬科的融資會、地產業務投資會、非地產投決會。

郁亮早些年連萬科區域的人事任命也要親自過問。直到近幾年才慢慢脫離具體的業務,轉而將精力放在組織調整方面。但他保留了自己的一票否決權。

具體業務方面的所有擔子壓在了祝九勝一個人身上。據稱,他在在此前開會時一開一整天,所有的區域公司排隊視頻匯報工作,這個結束,下一個上線。

即便如此,祝九勝決定的很多事情,到了郁亮這里,還是會被一票否決權所推翻。

而今,隨著張海、朱保全的上位,他們分擔了祝九勝此前繁重的日常工作,讓他變得輕松許多。

但是,很顯然,祝九勝的權利被分散了。盡管這種分散或許是他個人想要的。

1969年出生的祝九勝,今年已經53歲了。

從1993年開始,他在此后的近20個年頭,把自己奉獻給了建設銀行。歷任建行深圳分行福田支行副行長、深圳分行信貸部總經理、公司部總經理、深圳分行副行長等重要職位。

擁有強大金融背景的祝九勝,于2012年加入萬科擔任高級副總裁;2018年1月31日,祝九勝搭班郁亮,成為萬科總裁、首席執行官;2022年1月23日,兼任長租公寓事業部(BU)首席合伙人。

在加盟萬科的10年時間中,祝九勝長期的核心工作是萬科的融資業務,這也是他的最為擅長的領域。

如果僅從此點看,祝九勝可謂出色完成了他的本職工作——在行業好的時候,萬科從來沒缺過錢;在今年整個行業跌入冰窖的時刻,萬科同樣也沒缺過錢。

當其他眾多同行尚在生死線上掙扎的時候,在連續政策東風的吹拂下,各方面指標均且健康的萬科,卻拔得頭籌不斷屯糧。短短幾日,便獲得至少8家銀行授信,總額度超過3500億元。

但是,即便如此,銷售端的萬科依然不能逆勢而為。1-11月,萬科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同比下滑32.25%;合同銷售金額3772億元,同比下滑33.14%。

對于行業“悲觀論”持有者郁亮而言,如何讓萬科銷售端不再下滑,甚至向上,才是當下的終極難題。而融資能力,則是加深萬科護城河的厚度而已。

如今,要幫助郁亮解決這個終極難題的壓力,不再是祝九勝一個人了,而是由三個人來共同分擔。

不僅如此,在扛過此輪調整周期后,萬科未來的頂層權利擁有者,似乎也越來越清晰起來。


溫馨提示:本文著作權,歸房財經所有;轉載、摘錄請注明出處。更多精彩文章,請在百度上搜索“房財經”。聯系方式23012058@qq.com
關鍵字: 萬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