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C端頂部LOGO

綠地背負萬億負債,張玉良捂不住的暴雷聲

房財經 ·

2022/11/02 12:44

閱讀:

評論: 0

@房財經 翟小磊

離真正立冬還有一周時間,但房地產的冬天已持續了太久。

“銀十”已結束,人們并沒有看到往昔的繁榮,反而行業同時發生的幾起“重大事件”,再度將大家對整個地產行業的關注目光,拔到新的高度。

其中,身份已“染紅”的“上海一哥”綠地控股,10月31日晚,正式官宣對旗下9只美元債進行展期發起征求同意。其中2023年6月到期6.65%美元債展期一年,其余債券均展期兩年,展期期間票息不變。

受此影響,綠地控股11月1日股票收盤時,飄紅漲0.76%,報2.64元/股,總市值371.03億元。

這似乎有悖常理。但或許恰恰說明了當下的現實。

當所有人把希望寄托于未來,而未來已成為過去時,會發現,大家都高估了未來。

終于,對未來的希望越來越渺茫時,也讓人看清了一個道理——錢,要用在刀刃上。

綠地控股董事長張玉良如此,旭輝老板林中等其他眾多房企老板,亦是如此。

從單次到打包

先來看看綠地控股,此次打包展期美元債的具體情況。

9筆美元債,共計約34億美元。其中時間最近的一筆將于11月13日到期,為3.7億美元,利率5.6%;最遠的一筆于2025年1月22日到期,余額2.5億美元,利率7.25%。

綠地控股表示,上述債券在原到期日將支付5%本金,剩余95%本金將于展期后到期日支付,公司會在債券持續期間按時支付所有債券的票息。

據了解,11月11日下午4時(倫敦時間)前,同意的早鳥費為0.5%本金,在11月11日后、11月18日下午4點(倫敦時間)之前同意,將只支付0.25%本金。

所謂早鳥費,國外網絡流行詞,意為早起的鳥兒有蟲吃,多用于打折促銷時使用。

也就是說,債權人在綠地控股公布的時段內同意展期,將獲得更多額外補償,往后同意的,補償費打對折。

這已不是綠地控股第一次展期。

今年5月27日,它已經將旗下一筆2022年6月到期、發行本金5億美元、票息6.75%的美元債展期一年。

彼時,出面解釋的是綠地控股董事兼執行總裁張蘊。按她當時的表態,綠地6月能恢復到之前水平。盡管展期一年,但加入了一個認購期權。“只要公司恢復償付能力,就能全部贖回。”

然而,張蘊高估了對未來的期望。

不僅綠地控股沒有恢復到從前,整個行業也在一次次的樂觀期盼中,實現了前10月TOP100強房企銷量,同比下滑43%的慘痛現狀。

在兩次展期之間這段時間,張玉良不是沒有努力過。

綠地控股三季度報告披露,7-9月份,其先后兌付了美元債合計5.5億美元,境內債合計20億元,有息負債凈減少約25億元。

可即便如此,面對11月13日即將到期的債務,綠地控股也只能發出一聲無奈的嘆息,“已無力支付11月到期的債券。”

在綠地控股投資者電話會議中,其財務總經理吳正奎表示,債權人若到期進行擠兌,把綠地控股逼入違約的死角,絕不是對各方有利的選擇。

為此懇求投資者能給綠地控股兩年的喘息時間,不要進行債務擠兌。

負債下降錢也少了

身背國企名號,卻連續兩次對美元債進行展期。張玉良和綠地控股的這個選擇,讓本就慘淡的市場,更增添了一絲恐慌的意味。

是真的揭不開鍋了,還是另有其他?

10月24日,綠地控股發布了3季度報告。報告期內,實現營業收入1012.27億元,同比下滑29.74%;前三季度,實現營業收入3057.77億元,同比減少28.35%。

三季度歸母凈利潤27.47億元,同比下滑6.29%,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69.48億元,同比下滑37.77%。

此外,截至9月末,綠地控股總負債1.18萬億元,比上年末1.31萬億元,下降9.92%。其中流動負債1.059萬億元,比上年末1.15萬億元,下降7.91%;非流動負債1204.1億元,較上年末1503.82億元,下降19.93%。

流動負債中,下降最多的是合同負債,比上年末少了243.44億元??梢荒陜鹊亩唐诮杩?,卻從去年末的244.45億元,漲至295.84億元,增加17.37%。

而其他幾個負指標為,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-28億元、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-339.94億元、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-167.39億元。但這些相比上年末,均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。

整體上看,綠地控股截至3季度末的主要指標,雖不好看卻持續向好,可1.18萬億元的總負債,還是排名整個行業前列位置。

更重要的是,綠地控股有一個關鍵指標拉胯了。

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截至報告期末為448.68億元,較上年末589.41億元,少了140.73億元,減少比例為23.88%。

也就是說,張玉良和綠地控股,已經在努力地降杠桿,且取得了一定成績。但這對其龐大的總負債而言,顯得力不從心。與之相伴的是,綠地控股的現金卻在持續縮水。

再結合現在的行業勢態,外界也就不難理解綠地控股,為何要尋求美元債展期了。這似乎也成了張玉良只能面對的單選題。

綠地控股此次發起美元債展期的背后,或將折射出整個行業,今后對待境外債務的態度。

與其長期活在背負巨額債務壓力的陰影中,不如索性將今后的美元債,一次性打包全部展期,最起碼當下幾年的壓力輕了,更能騰出精力專注業務。

包括旭輝、金科等在內的其他違約房企,哪個不是遵循了這個邏輯呢。

還有,人民幣兌換美元持續貶值,此時償還美元債,匯率的損失,又將是對綠地控股脆弱財務的沉重打擊。

或許是考慮到了此點,綠地控股承諾,今后境外項目所產生的凈現金回款,將全部用于延期后債券的支付賬戶,包括利息的支付。

未來5年,其美國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、英國、韓國、馬來西亞等境外項目的凈回款總額,預計有30多億美元。

兜里沒錢,不展期,讓張玉良和綠地控股又能如何?


溫馨提示:本文著作權,歸房財經所有;轉載、摘錄請注明出處。更多精彩文章,請在百度上搜索“房財經”。聯系方式23012058@qq.com
關鍵字: 綠地